Skip to main content

ACT and Buddhology

学习ACT的过程中,越发感到佛学的影子,似乎这是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科学与 佛学的对应。初步思考,必有诸多主观臆断,愿与ACT学者、佛学高僧大德及居士交流切磋。

一、佛学的四法印与ACT的基本假设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佛教四法门为: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ACT的基本假设:1、一切都在变化,语言和僵化的规则成为问题根源;2、痛苦是常态,痛是机体反应无法消除,苦是言语所致,可以减少,一切情感只是反应结果,只有接纳;2、“我 ”可以 解构为“概念化自我+经验自我+观察自我”,经验自我时刻在变,概念自我变化较慢,只有观察自我才是不变的;4、观察自我是无内容的、无边界的、恒久的,如同涅槃寂静。

二、佛学的六盖​(五毒+我执)和ACT的六边病理模型

​佛学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1、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这类似于ACT中的“脱离现实",迷失于概念化过去和未来。

2、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这类似于ACT中的“逃避和控制”

3、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着相“就是痴,这和ACT中的”认知融合“类似。

4、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慢,都是为名利虚荣所控制产生的无明的行为,这类似于ACT中的”行动障碍“”冲动、盲动和不动“。

5、疑就是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为疑。​从修行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a、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发应,执著于觉受等等都是身见。b、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即为边见。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著“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没有了,这就是执著“断”。这两种错误见解就是边见。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觉悟,不能正确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或义理,无法正确理解“万法唯识、缘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执著于空,就是执著于有,不是执著于“真”,便执著于“幻”等等都为边见。c、邪见: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等都叫邪见。比如“无毒不丈夫”就是邪见。d、见取见:执著于只有自己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e、戒禁取见:对于修言人而言,凡执著信持不正确的戒律,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等都称为戒禁取见。这与ACT中”缺乏价值“有部分一致,但内涵更加丰富。

6、我执在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相,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这和ACT中的”迷恋概念化自我“很接近。

三、佛学六度和ACT六边治疗模型

赵朴初居士对“六度”的解释(选自佛教常识问答): “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这正好和ACT六种解决心理僵化的治疗策略一致。

​1、施度(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无畏施——凡对痛苦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如对寺庙佛堂等,献出劳力清扫维护;或对毁谤正法者,能以无畏精神伸张真理感化之。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

这和ACT中的价值一致,但佛学的布施更多是利他利众,这是集体主义取向,而ACT的价值的内涵更多个人主义色彩,主要是婚姻亲密关系、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亲友关系、社区关系、娱乐休闲、事业职业、财富经济、身心健康、学习培训、灵性信仰等,​有很多不同,但是,同属于价值维度。

2、戒度(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持戒——严守戒律,始能塑出端庄法相,持戒才能使身口意清净,不犯恶业。当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它奢华歌舞,令人目迷神乱,香烟等亦当禁戒,以维身心清静。

这与ACT的”认知解离“有相似,或者对应着”离相“而不”着相“。要做到戒,必须觉察到内心的想法、欲望和冲动,而不被这些想法、欲望、冲动控制,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解离的过程,因此,两者是相似的心理过程。

​3、忍度(羼提波罗蜜):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

这和ACT中”接纳“很相似,但,接纳更多指对内心各类(主要是负性)的想法、情感、冲动、记忆等的接纳,而不是对外部事物的接纳。但是,对外部事物的接纳必须通过接纳这些事物对自己造成的刺激反应才能接纳,因此,彼此又是一致的过程。​

4、精进度(毗梨耶波罗蜜):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这和ACT中”承诺行动“一致,是一种与价值方向一致的选择行动,而且需要制定目标、计划,一步步实施,旨在朝着价值方向前进。这与精进的含义很近。只是精进特指修行,而承诺行动主要指个人的价值实现。这与东西方文化不同,但都属于行动维度。​

5、禅度(禅波罗蜜、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要修炼成佛,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要普度众生,精神须有特别训练,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这与ACT中”接触当下“的正念过程相似,禅度的内涵远超正念或接触当下,但是,起到的作用相似,都能起到稳定化作用。只是普通大众初步修炼,能够通过正念训练,觉察眼耳鼻舌身意感觉、知觉和思维过程,不做评价、判断。

6、慧度(般若波罗蜜):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修行者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

​这与ACT中”观察自我“很相似,都是清净如天空,无物无染,永恒无界。这种状态不受概念污染,能够真正​觉察事物的本来面貌是变化不定的,是无常的,是普遍联系的,是矛盾冲突的。

四、缘起论与关系框架理论(RFT)​

​1、​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

《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的定义。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关系框架理论(RFT)是对言语和认知的理论,是ACT的基本理论。主要解释言语行为产生以及言语和行为关系的理论。​RFT强调人们的内心世界是由概念按照言语规则建立的,人们的行为主要依赖于言语规则,过于依从僵化的言语规则导致人们行为问题。缘起论解释世界万事万物产生的原因,RFT只是局限于解释言语行为。但是,两者的相似性很强。

​2、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ACT的根隐喻是”行为在语境之中“。对应于佛学,这里的条件刺激是因,语境是缘,行为是果,一切都在语境中产生。行为离不开语境,语境离不开行为,没有无语境的行为,没有无行为的语境。

3、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RFT是ACT的理论基础,而且海斯等创始人现在把RFT扩展到语境行为科学,用来解释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现象,语境即缘,语境行为科学更加近似于缘起论。这一点以后再进一步论述。敬请关注。

以上观点仅是个人独立思考,必有错漏,甚至是牵强附会,请有识之士多多切磋。

我之所以如此关注ACT与佛学,是因为,如果两者相似性得到验证,也就为ACT找到了更宏大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也让 语境行为科学找到了2600多年的经验循证,​不必再费事费时费力去验证。而是需要更好滴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加以推广,利益大众。